【TechWeb】到底叫「召回」还是「免费升级」,股民们似乎不关心。
继理想ONE「召回」事件发酵24小时后,我们看到了资本市场对其首轮“投票”结果:
截止北京时间4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LI)连续两日上扬,累积涨幅13.44%,要知道,在过去5个交易日里,这只股票已从低点17.92美元,涨至今日24.05美元,上浮近34%。
然而,创始人李想似乎并不在意股价多少,他本人在11月1日的发布会上如是说:
“我早就财务自由了,股价和我没太大关系…股价是由企业基本面和市场决定的,基本面是销量和收入决定,我们只能把这两个核心做好…”
11月2日,理想汽车与另外两家新造车公司几乎同时公布了10月交付成绩单:
理想ONE交付量3692台创记录;蔚来交付5055台拿下高端纯电SUV销冠,按40w均价估计,相当于20亿元人民币收入;小鹏连续两月三千台以上,成绩同样不俗···
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交付量方面,理想至少在同级别竞品中达到了中间位置,在产能恢复后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这也是做多者期待看到的数据。
11月2日下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再次强调我国新能源市场的顶层位置,要求新能源车占2025年新车销量20%。
一切迹象表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积极向好,以至于,尽管美国大选为这三家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带来众多不确定性,股民们仍为自己的预期收益买了单。
然而,作为增程式新能源的代表,理想汽车正在陷入一场舆论危机。
9月,一位东莞ONE车主在以50迈速度行驶时,不慎将左前轮毂撞到路基花坛,导致车断轴趴窝。据统计,类似由撞击引起断轴的案件高达10起,远高于同级别SUV。
理想销售服务副总裁刘杰表示:
“所谓断轴,即车辆前悬挂下摆臂球销脱出:10次脱出,6次被报道,4次未被报道。”
在11月1日理想OTA 2.0发布会,相关负责人承认了问题球销设计失误。
但自2020年初发生第一起脱出事故后,理想内部对于整个召回决策的过程跌宕起伏,并不顺利,整整耗时近半年。
具体而言,截止10月31日,97起碰撞,10起脱出事件,脱出率高于10%。
图,理想ONE底盘
第一起脱出发生后,理想研发团队便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开始重新设计。直到2020年6月2日,理想调整了生产方案,但没有第一时间给老车主升级。刘杰对此给出的解释是:
“因为6月2日前10469台只有2起脱出,样本太少。”
直到内部发现,从6月到10月这批“新”车采用新型(圆型)球销后,脱出率不降反升,由原先的2起激增到10起。于是,理想高层才对用户坦白误判。
图注:6月2日调整生产,采用新设计反而增加了脱出率
“6月2日到10月末这段时间生产的ONE将会优先处理···我们承认6月2日发生了误判···我们计划将35kN脱出力优化到50kN的,把10%的脱出率降到3%,这已经是同级别车型里中上的水平。”
刘杰表示,球销和底盘后护板两项硬件更换将在2021年Q1结束前完成。
面对一位现场记者的质疑:免费升级不就是召回么?
李想同学出来辩解:
“不是召回——影响正常行驶的才叫召回,悬架球头在发生碰撞后才脱出,所以不叫召回。”
此话一出口,身高1米85的李想瞬间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孔某人。媒体们陷入了长达10秒的沉默,心里盘算着发布会后如何为这家由同行创办的汽车厂商写圆场稿。
在现场,没人愿意再难为李想,随后提问的记者调转了矛头,问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毕竟,或多或少李想还是大家的偶像——高中肄业,财务自由,以及被捧为一家“未来千亿市值”公司的厂长。
正如前面所说,理想此次召回的根本,前侧面撞击事故后“断轴“带来的,很多车型相同位置撞击后仍可以开到维修站,但理想ONE有可能直接趴窝,只能求助于拖车。
官方在微博上回应甚至可以被称为“毫无力度“,甚至读出了“车没问题,干我毛事“的味道,这让许多潜在买家心里犯了嘀咕。现有买家一面吐槽自媒体们夸大其词,一方面希望尽早更换就好。用户普遍对李想有极高信任,关于”召回“的讨论无存恶意。
尽管如此,一位理想车主告诉TechWeb,听到“召回”消息多少会有点“脑仁疼”。
“不说还好,之前觉得那些自媒体多少夸张了些,车本身开起来也没异响,不觉得有问题···直到李想他承认有缺陷,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经常开长途玩,路上能遇到的直营店又少,总觉得有块疙瘩,搁硬…这应该不算硬件升级,这就是召回···现在只希望提前通知我去更换。”
至于更换什么,大家也不知道,理想官方尚未做出技术细节上的解释。
笔者咨询了身边的一位底盘设计从业者,面对理想官方的用词同样一头雾水,甚至怀疑所谓更换,也很可能是对球头约束力的调节,整体更换球头,需要拆解整条下摆臂,若对1万多台进行优化,显然工程量巨大,而且无望在11月30日前完成。
最后,无论争议如何,正如在理想社区中一位车主说到,“比不召回,硬撑着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