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最近,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凤凰城开展全无人载客运营,百度也在北京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载客运营,自动驾驶技术真的来了吗?

  10月30日,在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上,两位自动驾驶领域的知名学者分享了各自对这项技术当前进展的见解。

  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京都奖得主金出武雄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当前进展表示乐观。他认为,“在未来5至10年之间,毫无疑问机器的驾驶能力会比人类驾驶员更好”。他也提到,在开放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目前已经成为现实。

img
金出武雄在顶尖科学家论坛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图

  金出武雄早年专攻计算机视觉领域,是第一批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者,后担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首任所长。他在计算机视觉及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为无人车项目奠定基础。

  金出武雄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真正进入大众生活还需考虑并解决研究之外的问题。“自动驾驶是不是比人类驾驶员的技术更好?这很难证明。在成百上千次的驾驶比较之中,如果机器做的更好,但只有一次做的不好,还是会影响人们对于机器驾驶的印象。”

  在他看来,只有当自动驾驶完全不会出现交通事故时,社会才会真正地接受它,这项技术才能够得到大规模应用。

  不同于金出武雄对技术本身的乐观态度,参与当天论坛的另一位自动驾驶学者、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表示,“多年来,人们对自动驾驶的前景过于乐观。汽车行业和大型科技公司投资了上千亿美元,但在如何从其他系统向自动驾驶汽车过渡的问题上存在很多误解。”

img
约瑟夫·斯发基斯在顶尖科学家论坛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图

  约瑟夫·斯发基斯是国际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Verimag名誉高级研究员。因“开发可以检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中的设计错误的自动化方法”,与埃德蒙·克拉克和艾伦·爱默生共获2007年图灵奖。约瑟夫·斯发基斯近5年的研究领域是自动驾驶技术。

  斯发基斯介绍,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可以用来构建诸如自动驾驶之类的自主系统。一种是基于模型的传统方法,成功用于飞机系统或生产系统,但由于自主系统的复杂性,后来发现这个方法不够用。另一个方法是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完全依赖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它们提供不了技术所需的可信赖性和安全保障”。

  他认为,对于构建复杂系统来说,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有必要的,但人工智能不能提供安全性保证。在未来,应该把核心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基于数据,另一方面基于模型。

  “我们要把人工智能的技术与现在已经得到成熟应用的一些传统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关键安全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