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云被约谈,暴露什么趋势
原创:徐瑾经济人
今年双11开始得早,没想到关于马老师的热门新闻,也很早。
先是马云演讲刷屏,令金融圈颜面无光,再是蚂蚁金服上市,再次摘得全球最大IPO桂冠,如今则是被约谈,引发不少争议。
1
根据证监会网站,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也几次发文,讨论互联网金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重要是《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一文。我在徐瑾财经圈也第一时间转发了。
这篇文章主题是加强监管,强调确保金融稳定——
“近年来,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推动支付、信贷、征信、资产管理等行业发生显著变化。在充分肯定大型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服务的优势和积极影响的同时,应全面、深入认识可能产生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拟定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确保金融稳定和安全。”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资深学者——周矍铄。这个头衔和姓,让不少圈内人暗自揣摩了很久。
2
到底如何看马云被约谈的事?
首先,从资本市场而言,这意味着蚂蚁金服的商业模式备受考验。
按照蚂蚁集团IPO价格计算,A+H股PO拟募集约3450亿美元。这意味着,2019年市盈率为96.48倍,大概是银行保险的10倍。
那么,蚂蚁金服凭什么?
以前市场认为这是一个金融科技的独角兽,想象力无限,估值两万多亿也不多,如今如果被认定为金融机构,恐怕有波动风险。
不少小伙伴刚刚中签蚂蚁金服新股,听闻港股暗盘上涨,如今听闻这一消息,非常着急——现在着急也没用,不如暂时放宽心,当学投资一课吧。
事实上,如果你事先认真看蚂蚁金服的招股说明书,也多次强调各种风险因素,其中尤其强调监管。这对于蚂蚁金服的利润有影响,因此蚂蚁金服的发行价(每股人民币68.80元),其实比外界估计的要低。
有的观点指出,蚂蚁金服的商业模式价值不大,比如仅仅是披上壳的信贷机构,这种看法过于偏颇
——在中国环境下,蚂蚁盈利模式要部分依赖利差,但不可否认,蚂蚁自身业务并不是银行业务,自身的技术含量以及信用体系以及数据模式,还是值得期待的,何况现在还有了巨大的规模效应。
也正因此,不必为蚂蚁过分担忧。
当前蚂蚁的投资中,有社保等强大背景,在十四五规划强调自主创新的基调下,蚂蚁被监管,很难说纯粹是件坏事,也是一种对于蚂蚁影响力的反馈。
3
其次,反思一下,马云这一次演讲,如果影响市场表现,是不是历史最贵一次演讲,无人知晓。
但是其中,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公号《徐瑾经济人》此前也表示认可。只不过,很多事,对错要在时代进程中考察,需要看大局。
正如《徐瑾经济人》此前分析,中国互联网企业出生草莽,多数都自带市场化基因,也收益无人监管的科技新边疆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结束了。
这意味着,未来新金融甚至互联网,不得不面对一个强监管的时代。
就像一位长者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即使马云不演讲,以蚂蚁金服今天的庞大身躯,恐怕也难逃监管的介入。
值得注意一个信号,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刘 鹤主持,金融委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尤其强调,“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可以说,加强监管维护稳定,是未来趋势。马云个人表态,也许无关大局。
4
最后,我们来谈谈新旧之争。
马云演讲中多次强调新监管,多次批判老监管规则,批判银行的“当铺思维”。我在《徐瑾经济人》公号中评价马云演讲争议,是“新”金融vs“老”监管之争,新旧没有褒贬,却有价值观和权力差异。
关照现实,有什么启发?以往,一谈数字货币谈互联网金融,很多资本或者巨头,把前景说得乘风破浪,把传统监管贬低的一无是处,好像随时会被新金融摧毁拉朽。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别被忽悠。
强调创新的蚂蚁金服被约谈,含义几许?正如我在《货币财富训练营》也强调过,新东西是否能存在,前提在于监管的许可。
这一次,我们可以看到监管稍微露出点牙齿,即使是口头的“慈父”模样,就可以让无数新贵倍感压力。
如果你明白什么是软阶层,那么这一次你可以领教一下什么是硬阶层,这就是真正的硬核实力或者所谓硬阶层——说到底,实力来自秩序的生产制造能力,财富只是秩序的泡沫。
2020年已经很难了,对普通人如此,对创造了两次全球最大IPO的企业,也许也不例外。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但是真正的冬天尚未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