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今年上半年,不少外国友人都被这句魔性的歌词洗脑。这句歌词出自费玉清在1983年发行的歌曲《一剪梅》。那么《一剪梅》是如何成为风靡全球的洗脑神曲呢?

  一、中国“雪花”“飘”到海外

  歌曲《一剪梅》在国外的走红,还要从快手一位视频博主开始说起。2020年1月6日,蛋哥在快手上传了一段自拍视频,视频中外形颇具特色的蛋哥,身穿亮黄色的羽绒服,在冰天雪地里忘情地歌唱着《一剪梅》中的经典歌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此后,有网友把这条视频搬到YouTube平台上,并获得了超过960万+的点击量。随后,Trap Remix版《一剪梅》引发了网友的创作潮流,并在YouTube获得了超过430万+点击量。此外,《一剪梅》还引发了亚裔父母念“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歌词的挑战。随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病毒式的传播,《一剪梅》也登上了国外不少国家流行音乐榜前列。

  国外火爆国内“懵”。国内网友开始迷惑,这首歌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深陷其中,快乐到无法自拔,并成为火遍全球的洗脑神曲?

  二、“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是如何传播洗脑的?

  实际上,“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是典型的文化模因(meme)传播现象,也就是我们中文常说的“玩梗”现象。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道金斯认为,模因是一个能自我复制和经受自然选择的文化传播单元,是文化演进的驱动力,其核心在于模仿。

  任何一个信息或事件想要成为模因,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等四个相互联系、周而复始的阶段,从而构成完整的复制链和生命周期。在海外爆红的过程中,《一剪梅》也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四个阶段。

  在同化阶段,一个模因被同化,需满足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三个条件。在《一剪梅》视频中,蛋哥的造型和歌声具有吸引注意力,这段视频被众多国外网民所理解接受,继而产生了《一剪梅》的第一任宿主。

  通常来说,一个人所闻所见的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很快忘记,一个成功的模因,必须能长时间地留在宿主的记忆中,让人时不时地想起,回味无穷,进而形成长期记忆。“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发音押韵、朗朗上口,且“雪花”和“北风”产生了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标记性内容,在网民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此外,中文里的“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和国外网友们所理解的 “The snow falls and then wind blows”的含义是一样的,指的是人生遇到了困境,环境逐渐恶化,自己面对这一切无能为力,非常贴合疫情隔离期间网友的心境。

  在表达阶段,网友不由自主地哼唱“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并把自己二次演绎的内容分享至社交平台,都可以视作一种表达。每次表达都会渐变异出的不同表达形式。比如说,网友将《一剪梅》视频做成各种表情包,并在TikTok上将“xue hua piao piao”视作万能的后缀,用在表达无奈或无语的场合。这使得“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在国外互联网世界里广泛、迅速传播。

  《一剪梅》在青年群体圈层内爆红后,传播至华裔父母一代群体圈层,引发新一轮更广范围的传播。许多华裔年轻人参与念“雪花飘飘”歌词的挑战,他们拿着纸条让父母完整念出此段歌词,结果大部分父母念着念着,就唱出了《一剪梅》,经过华裔父母群体的重新解读和传播,《一剪梅》引起了新一轮的火爆传播。

  模因“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形成了完整的复制链和生命周期,才晋升为洗脑神曲。

  三、多重因素触发 “雪花”从弱势模因转化为强势模因

  根据道金斯的理论,模因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强势模因被广泛传播,弱势模因淘汰出局。但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弱模因在其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时间的推移和舆论焦点的转换而互相转化。歌曲《一剪梅》也经历了从弱势模因向强势模因转化的过程。“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这首歌已经传唱多年,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只是弱势模因。但随着蛋哥在快手上上传《一剪梅》短视频以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迅速在国外各类社交、视频平台爆红,成了人尽皆知的强势模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洗脑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简单连贯、独特新颖、易表达、关注度高等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它在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的特性。

  除了自身属性以及传播机制等必备因素之外,网络环境、文化因素、社会背景也成为触发因素,使得其在众多模因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势模因。首先,全球性的互联网络加速了各类文化的交流传播,使得中文模因“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在国外爆红成为可能。其次,“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代表的无厘头文化非常贴近年轻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此外,在新冠疫情以及经济下行的社会背景下,“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契合了网友“丧”的情绪。